About SLA
关于红光奖

“红光奖”(Secret Light Awards,简称SLA)是由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组委会、行业权威媒体“激光制造网“主办,联合国内多家激光行业协会、激光学会、激光产业联盟、行业媒体协办共同打造的激光行业全产业链顶级大奖,是针对激光行业技术交流与水平提升的一项标志性赛事,旨在鼓励和促进中国激光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推动激光技术迈向更高水平。

评选活动自2018年启动以来,累计发现和推荐相关引领性激光产品、技术和成果400余项,在挖掘激光新技术、推广新产品、鼓励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激光行业业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红光奖”秉持“公平、公正、公开、高水平、国际化”的评奖原则,因其权威性和影响力被誉为激光行业的至高荣誉,广受业界好评。历经前八届沉淀,“红光奖”已成长为激光界权威、专业和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奖项。

“红光奖”评奖活动,为激光行业搭建了平台,树立了标杆,促进了更多的优秀企业和创新项目脱颖而出。未来,“红光奖”将对标国际奖项,逐步完善行业奖评选工作,通过专业的评奖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激光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本届“红光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寿桓、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军四大院士领衔,近30位激光领域极具影响力、权威、顶尖的专业人士组成强大评审专家阵容,共同助力第九届“红光奖”,持续挖掘具有标杆作用和创新引领的激光好产品、好项目,推动原创核心产品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化开拓,进一步引领产业发展。

第九届“红光奖”将进一步扩大征集范围,争取让更多国内外激光产业链相关企业、下游应用单位以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和卓越个人参与其中,实现全产业链的交融互通。通过专业评奖,挖掘出优秀产品和新秀力量,为中国激光行业注入更多新鲜活力。

“红光奖”(Secret Light Awards,简称SLA)是由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组委会、行业权威媒体“激光制造网“主办,联合国内多家激光行业协会、激光学会、激光产业联盟、行业媒体协办共同打造的激光行业全产业链顶级大奖,是针对激光行业技术交流与水平提升的一项标志性赛事,旨在鼓励和促进中国激光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推动激光技术迈向更高水平。 活动自2018年启动以来,累计发现和推荐相关引领性激光产品、技术和成果350余项,在挖掘激光新技术、推广新产品、鼓励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激光行业业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红光奖”秉持“公平、公正、公开、高水平、国际化”的评奖原则,因其权威性和影响力被誉为激光行业的至高荣誉,广受业界好评。历经前六届的沉淀,“红光奖”已成长为激光界权威、专业和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奖项。 “红光奖”评奖活动,为激光行业搭建了平台,树立了标杆,促进了更多的优秀企业和创新项目脱颖而出。未来,“红光奖”将对标国际奖项,逐步完善行业奖评选工作,通过专业的评奖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激光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Event Schedule
赛事日程
2025年10月15日
2026年3月31日
2026年4月1日-2025年4月15日
2026年4月17日-2026年5月16日
2026年5月5日-2025年5月25日
2026年5月26日-2026年5月31日
2026年6月28日
Award Setting
奖项设置
激光行业影响力企业奖
营收3亿元以上方可参加此项评选。上一年度获奖企业,不再参加本年度评审。
最佳成长性企业奖
要求年增长率20%以上的企业申报,上一年度获奖企业,不再参加本年度评审。
激光加工头创新奖
   2025至2026年推出的激光加工头新品。   
激光工业装备创新奖
2025至2026年推出的微加工、激光加工装备新品
激光器件创新奖
2025至2026年推出的激光应用需要的光学元件、光纤器件、激光材料以及实现激光应用辅助作用的光电零部件。
激光配套产品创新奖
2025至2026年推出的激光配套产品,包括冷水机组、加工机床、运动控制软硬件、电源、除尘、工业互联等配套设备及产品。
激光器创新奖
2025至2026年推出的超快、光纤、半导体等各类激光器新品
激光科技创新团队奖
面向国内外从事激光技术研发、生产、应用的企业及科研组织(如高校科研团队、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等),旨在表彰在激光关键领域成功攻克 “卡脖子” 难题、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团队。
激光行业青年人才奖
面向全球激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推动等工作的45岁以下的个人,旨在表彰在激光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中发挥关键引领作用、取得显著成效的优秀人才。
Review expert
评审专家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寿桓

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立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绍基

中山大学教授
广东光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姚建华

浙江工业大学
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院长

朱晓

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邵火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
《激光制造网》主编

王浟

西南物理技术研究所教授

魏志义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教授

孙洪波

清华大学 教授

徐平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首任院长、博导

邱建荣

浙江大学微纳光子学研究所所长

董世运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教授

王璞

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平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教授

赵宗清

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胡芳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授

张瑞华

阳江五金刀剪产业
技术研究院院长

张永康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张晗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旭

深圳技术大学 教授

杨昌盛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尹显华

成都智能焊接装备行业协会
常务副秘书长

黄锦贤

富士康科技集团 激光技术专家

姚远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高级主任

张月来

中国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博士

刘隽辰

广东省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制造中心副总经理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寿桓

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立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

Organizing Committee
大赛组委会
主办单位
“红光奖”中国激光行业创新贡献奖组委会
激光制造网
承办单位
深圳市激光智能制造行业协会、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广东星之球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制造商情》
协办单位
中国激光产业社团联盟、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宝安区激光产业链技术与应用创新联盟、台湾雷射科技应用协会、广东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武汉激光链智能化及高端制造行业协会、上海市激光学会、苏州工业园激光产业联盟协会、山东激光学会、天津激光学会、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